根據研究指出,多抱孩子可幫助幼兒建立安全感,同時也能刺激嬰幼兒的平衡覺和本體覺,然而,你抱的姿勢對了嗎?倘若抱姿不對,可能影響嬰幼兒生理發育,或是導致他產生不愉悅的經驗。究竟怎麼抱孩子才正確呢?且看本文圖解剖析。

撰文/曾家鳳諮詢/財團法人台北市保母協會理事長 高麗帆.社團法人台北縣保母協會常務理事 鄭美香

 概念篇 concept
 出生至1歲.抱姿影響大!
常有新手父母問:「小baby怎麼抱啊?」財團法人台北市保母協會理事長高麗帆表示,其實父母有此疑慮很正常,因剛出生嬰兒全身軟綿綿,看起來這麼軟弱,深怕一個不小心就弄傷孩子,但是擁抱能建立親子間的親密關係,只要父母掌握小技巧,就能放心抱孩子囉!

2大支撐要點.頸部與腰臀
高麗帆表示,正確抱姿對於新生兒而言相當重要,因初生嬰兒的特點是頭大且重、骨骼膠質多,頸部和背部肌肉發育還不夠完善,尚未具備支撐力量,故需仰賴照顧者給予支撐。此外,她特別強調,針對1~3個月大的嬰兒,抱姿更需講究。社團法人台北縣保母協會常務理事鄭美香也表示,1個月大嬰兒只能稍微抬頭片刻,直到3個月大時,頭部才能初部直立,她建議,bobo4個月大以前,都需特別注意抱姿,不論抱小孩或是要將孩子放下時,一大重要關鍵即是要托住嬰兒頭部。

1~2個月大.採平抱為佳
為了安全起見,高麗帆建議,1~2個月大嬰兒,還是以橫抱在父母臂彎中為宜,因嬰兒此時全身軟綿綿的,頭還不能自行抬起,並不鼓勵採取豎直抱法,但可採用角度較小的斜抱方式(又稱「搖籃式抱法」,如一般餵奶時的姿勢)。鄭美香提到,父母橫抱幼兒時,盡量不要左右搖晃,減低幼兒產生嬰兒搖晃症候群的機率,若是想要安撫幼兒,可以輕拍幼兒臀部取代。抱小孩時,需讓嬰兒躺在父母懷裡,家長一隻手前臂托住嬰兒頭部,另一隻手則托住嬰兒臀部和腰部連接處。或是抱嬰兒時,張開一手手掌虎口,順勢稱住嬰兒頭圍,也可達到良好支撐作用。抱小嬰兒時,只要確切掌握頭頸部及腰臀部這兩大重點,使嬰兒頭部和肢體受到完整支撐,孩子才能與照顧者建立互信感。

3個月大.可採豎直抱法
當嬰幼兒3個月大時,頸部較有支撐力,可採取豎直抱法,或是斜抱時,小兒向上傾斜角度可稍大些。鄭美香建議,因每位孩子生理發展時間不同,應當觀察幼兒稍微會坐後或是能稍微支撐起上半身時,再採取豎直抱法。此外,在幼兒喝完牛奶後要讓他順利排氣,也可使用此抱姿。父母採取直立抱法時,有兩種姿勢可供選擇,第1種是讓嬰兒背朝父母,坐在父母一隻前臂上,父母另一隻手攔住嬰兒胸部,讓嬰兒的頭和背貼靠在父母前胸(如圖1);第2種是讓幼兒面朝父母,坐在父母一隻前臂上,父母另一隻手托住嬰兒頭頸、背部,讓嬰兒的胸部緊貼在父母前胸和肩部(如圖2)。不過,她也提醒家長,採取第2種直立式抱法,必須留意幼兒呼吸道是否暢通,避免托住嬰兒頸部靠向肩部時,不慎造成嬰兒窒息。

4~12個月.熟記正確抱姿
高麗帆提到,一般而言,嬰兒約到4個月大時,頸椎發育已較為成熟,當父母觀察其可仰頭,即代表其頭部支撐力較足,父母抱孩子時,可稍微安心一些,不過,並非指可忽略以上重要原則,仍必須持續維持正確抱姿才是。兩位受訪者特別提醒家長,抱孩子也需時常變化姿勢,除了可讓嬰兒從不同視角觀察世界之外,也可避免幼兒產生「斜頸」問題。

名詞小解釋 斜頸
斜頸,俗稱「歪脖子」,發生原因可能是肌肉、骨骼、神經等異常,導致頸部歪到一側,而發生在幼兒身上之常見原因是頸部肌肉纖維化造成。若及早發現,治療效果佳,6個月大時是關鍵時刻,因之後頭臉的不對稱情況就不容易恢復,父母應多加注意!

實戰篇 administration
現在適合哪種抱法?
透視4種情況.掌握最佳抱姿

bobo還小,需要抱的時間很多,但必須因應父母、幼兒不同需求,調整抱孩子姿勢,不僅能真正滿足幼兒想被擁抱的心情,同時也可讓父母快速達成欲做之事。

洗澡時.翻身抱
幫幼兒洗澡一定會需要幫他翻身,但是如何抱才能順利翻身,並確實顧及幼兒頭頸椎安全,值得父母特別留意。鄭美香提到,在保母丙級術科檢驗中,也有這項檢測,讓孩子的安全受到更多的保障。

正確抱姿
雙手虎口交叉抓住嬰兒對側的臂腋處(此時嬰兒頭頸部應枕在父母手前臂上),讓嬰兒前傾呈半趴狀後(嬰兒頭前額,靠在父母另一手的手前臂上),用一隻手從嬰兒腹側扶好雙腿,讓嬰兒翻身支撐在父母手臂上。

洗頭時.橄欖球式抱
高麗帆提到,常有新手父母為了幫新生兒洗頭,把浴室弄得一團糟,或是必須動員家中所有成員,一個抱小孩、一個洗頭,弄得大家人仰馬翻。其實,此時只要掌握正確抱姿,問題隨即輕鬆解決。

正確抱姿
用手掌托住嬰兒頭頸處,並用手臂夾住嬰兒的腰臀處。鄭美香提到,如此姿勢會比讓嬰兒坐在父母大腿上還來得容易,因用手臂夾住嬰兒腰臀可讓他較有安全感,不會擔心自己有滑落危險。另外,沖水時,為避免水滑入幼兒耳朵,建議可以張開虎口以大拇指輕輕按住耳朵即可。

幼兒哭鬧時.坐姿抱
鄭美香提到,當幼兒哭鬧時,能夠最快撫平幼兒情緒的方式就是「擁抱」,因為孩子在母親子宮內時,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被緊緊包覆,因此幼兒很熟悉這樣的環境,自然而然比較容易有安全感。另外,當想要和孩子說話時,相當適合採取這種方式,不但讓他較有安全感,也可讓幼兒觀察說話者神情,同時,家長也能直接觀察其反應。

正確抱姿
親子雙方面對面,父母需將幼兒兩腿分開,騎坐在自己大腿上,可一手托住嬰兒臀部,一手圍住他的背部,以防幼兒往後倒。建議父母身體可稍微有點斜度,間接保護嬰幼兒脊椎。若是較小的嬰兒,父母需一手保護其頭頸部,並讓其靠近父母胸口,聆聽心跳聲,穩定情緒。

抱起小孩時.順勢抱法
高麗帆提到,想要孩子被抱得舒服,除了讓孩子能對照顧者產生安全感外,「力道掌控」也是一大重點,注意抱起和放下幼兒時,動作必須輕柔、緩慢。另外,當抱起1歲以內嬰幼兒,切忌過度搖晃,或是玩拋接的遊戲,避免造成嬰兒搖晃症候群,傷害幼兒腦部。

正確抱姿
右手扶住嬰兒近邊腋下,此時其身體會順勢往對邊傾斜,父母左手隨即伸入嬰兒頭頸部,接著扶住嬰兒腋下的手放開,從對邊放入嬰兒腰臀間(舊式保母檢測是扶住幼兒鼠蹊部,但近年來多認為此容易間接傷害該部位,因此改為手扶於腰臀間),最後順勢抱起嬰兒。

抱孩子也能很輕鬆
常看到媽媽抱完孩子時,用力甩甩雙手,或是扶著腰部,大喊「哎唷!好累唷!」抱孩子的確需要花些力氣,但鄭美香提到,若能確實掌握以下技巧,抱小孩也可以比較輕鬆唷! 1. 坐著抱:抱小孩常會令人感到腰痠,主要原因是當人站著抱孩子時,大半都是腰在支撐全身,若當手臂力量不足時,更會挺腰撐住孩子重量,間接加重負擔,因此,平時可多坐著抱,一樣可給予幼兒被呵護的感受。 2. 蹲下抱:抱孩子時建議,可蹲下後,再將孩子抱起,以免直接抱,造成父母腰部過大負擔。

擅用抱姿解決易吐問題
高麗帆提到,欲解決小兒易吐問題,選擇抱姿是一大竅門,她建議父母在餵食嬰兒後,不要讓孩子平躺或是用平抱姿勢抱起嬰兒,因為這些姿勢,容易造成嬰兒胃食道逆流,反倒是可應採「斜抱」方式,舉起幼兒上身約與地面呈45°,此來,則可有效防止嬰兒吐奶,或最起碼可減輕吐奶程度。

 ~原文刊載於2008年3月號《bobo小天才雜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馥 婚錫琯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