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摘自:台北榮總小兒部醫務科主任  湯仁彬 醫師

                           

當寶寶發生咳嗽、流鼻水、鼻塞及微燒的感冒症狀後,進一步咳嗽加重,呼吸困難,合併喘嗚的聲音,在這時候,您的寶寶就可能發生細 () 支氣管炎的症狀了。

什麼是細支氣管炎

細支氣管炎是發生幼兒的一種疾病,整個呼吸道均受到侵犯,特別為肺部的細支氣管。

 

由數種不同的病毒造成侵犯,這些病毒也可以造成傷風或感冒類同的症狀。

 

統計上指出呼吸合體細胞病是最常見的病毒,副流行性感冒病毒亦為常見的一種病毒,

 

其他則包括流行性感冒病毒、腺病毒、麻疹病毒、鼻病毒等。

 

幼兒得到感染多半經由較密切的接觸感染,


臨床上診斷的年齡為二歲以下為主,

 

 

 

 

家中患有感冒的較大兒童父母親或家中其他成員得到感冒或輕微不適,均可傳給幼兒。

 

病毒的感染為飛沫傳染,感染病毒的黏液分泌物經由咳嗽或打噴嚏傳至另外小孩的臉部,

 

經由接觸再傳至鼻或眼睛。進入感染大概37天後發生症狀

 

 

  細支氣管炎的症狀

細支氣管炎通常開始呈現感冒症狀,有發燒及鼻塞現象,再經過24天,

 

 

病毒傳播到細支氣管,造成剌激及呼吸道的阻塞,產生咳嗽及呼氣時的喘嗚聲,

 

 

有些幼兒如氣喘發作的呼吸急促及困難,咳嗽聲亦較沙啞。發燒多半仍然存在,

 

 

有時亦會消失,時間拖久,則大多數的幼兒胃口不振、睡眠不安,經常容易醒來。

 

 

經過了35天,通常喘嗚聲改善,但是病情仍然拖拖拉拉持續一段時間,鼻塞及咳嗽持續12週。

 

 

 

 父母親應如何面對

當父母親面對幼兒發生症狀而感到憂慮時,則應與你的醫師聯絡。

 

 

當幼兒發生呼吸困難,父母親看到每次呼吸時,胸部肋間肌收縮,上下起伏,呼吸急促,

 

 

每分鐘呼吸超過60下以上,臉色蒼白或嘴唇發紺,則表示病情嚴重,應儘速送醫。


當發生胃口不振、發燒,幼兒感到耳朵疼痛,睡眠不安,則應與你的醫師聯絡或就診。

 

 

 

 

 如何治療細支氣管炎

大多數的嬰兒感染細支氣管炎並不需特別的藥物治療,亦不必住院,

 

 

父母親應耐心的照顧嬰兒的呼吸及飲食水份。

 

 

利用噴霧器有助於保持鼻腔分泌物的潮溼,以利排除通暢。

 

38.5℃以上,則可考慮給些退燒藥物


如果胃口不振或吸吮困難,可採取少量多餐的方式。

 

 

 

 

尤為重要的為飲用水份的供給、果汁或飲料,在疾病的初期均甚有助益。

 

 


當發燒超過

 

 

目前為以Acetaminophen (ScanolTylenol  Tempra  Panadol)為主

 

 

 

 

 

有時醫師會建議用些藥物以治療咳嗽及喘嗚,藥物的使用與否,最好能與你的醫師討論。

 

 

 

因為細支氣管炎為一種病毒感染,因而抗生素一般沒有效果,但是如果產生了續發性細菌感染,

 

 

諸如耳朵發炎,這時候就可能必須使用抗生素了。

 

幼兒得到細支氣管炎,並不須絕對限制幼兒的活動,

 

 

大多數的幼兒均能根據其本身的舒適性來調整其活動力。

 

 

 細支氣管炎的傳染性

當幼兒感了細支氣管炎,特別在發病的前數日,發燒、咳嗽、流鼻水的症狀發生時,

 

 

當咳嗽之時及打噴嚏之際,病毒隨著飛沫擴散出來,囗腔及鼻腔內的分泌物均可呈現感染,

 

 

持續期間約為一週或更久。在家族中應如何避免其他人員的感染,

 

 

應適當的注意及處理用過的擦臉面紙,適當的洗手,為預防病毒擴散的方法。

 

 

, 飲食正常, 精神充足之時,則可以繼續參加一般性的活動或繼續托兒管理,當幼兒沒有發燒

 

 

 輕微的咳嗽及流鼻水是不要緊的

 細支氣管炎的類同症狀

     細支氣管炎的特徵為產生喘鳴,有許多情形產生細支氣管炎的類同症狀,

 

 

諸如細小的異物吸進氣管內可產生喘鳴聲如同細支氣管炎反覆性發生細支氣管炎

 

 

則要考慮是否為兒童氣喘

 

 

 

細支氣管炎的症狀為咳嗽流鼻水喘鳴與幼嬰兒氣喘的症狀類同

 

 

二者有時難以區分細支氣管炎的發作為一次多次發作應考慮氣喘的發作

 

 

配合家族史過敏性抗體的升高可區別二者

 

 

 

產生類同的喘鳴聲音,少數先天性的問題,如氣管軟化,均在嬰兒出生後不久,

 

 

就產生持續性的類同症狀,這些不同的診斷及處理,均應讓你的醫師知道,作適當的注意及處理

 

 

 

 細支氣管炎與氣喘

結論

當寶寶因細支氣管炎而產生咳嗽症狀時,咳嗽有助於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

因而不需要使用較強的鎮咳藥物。亦不必過度使用較強的消腫劑以去除鼻塞的現象。

這些藥物均可能使得鼻部分泌物過濃而產生症狀持續較久的現象。

父母親對於較輕微症狀的幼童,則可以平常心來照顧,對於較嚴重的病童則送醫就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馥 婚錫琯家 的頭像
    馥 婚錫琯家

    馥婚錫琯家

    馥 婚錫琯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